
「味全的一下子就漲了20塊,我們家一個禮拜要喝3瓶。那一個月就要多好幾百了。」
「可是媽媽,我們又沒有買味全的,我們是買林鳳營的。」
「味全就是林鳳營啦。」
媽媽和兩個女兒起了爭執,大概排隊等試吃,閒著也是閒著?
這時有其它排隊等試吃的會員聽到就說:
「他們怎麼不買統一的,低溫殺菌的比較好。」
「好市多有賣統一的牛奶?統一的東西不是只有7-11才有賣?」
「瑞穗鮮奶就是統一的。比較貴。也漲價了。」
「可是漲的比較少只有貴14塊?所以以後都買統一的。」
太妃糖微笑不以為意。企業的名字和品牌的名字,似乎在"小老百姓"間是毫無關聯性的。
應該是有很多喝林鳳營牛奶長大的小孩也不知道那是味全公司的鮮奶品牌。
還好Costco沒有賣光泉鮮乳,不然可能會聽到第三段對話,因為一定有人不知道乳香世家鮮奶就是光泉的品牌。
而且統一的未必便宜,因為林鳳營的份量幾乎是瑞穗的2倍。
毫無疑問,這個秋天開始,鮮奶是個花錢的東西。但是在台灣鮮奶應該不算是生活必需品。鮮奶香醇好滋味,但是很多年長的台灣人有乳糖不耐症,一喝就拉肚子,這讓鮮奶似乎是中小學生的營養補給品而已,而非"小老百姓"的生活必備。
「你們鮮奶還會補貨嗎,都沒有了噎。」太妃糖排隊結帳時聽到一位顧客在詢問Costco的人員
「不好意思,不會再補貨了,今天廠商提供的量賣完就沒有了。要等明天才會再進貨。」
「明天?是要幾點來?下午就沒有了嗎?」
「你們林鳳營牛奶變貴了喔?一下子漲這麼多喔?」
「這是廠商漲價,新聞報導說因為生乳收購費用提高,所以所有的鮮奶都漲價了。」
「生乳為什麼漲?」
「新聞報導是說因為飼料漲價了,例如玉米,所以廠商的原料成本提高就只好漲價因應了。」「牛不是吃草的嗎?什麼時候改吃玉米了?」
太妃糖看到這位有著美麗大眼睛的收銀員也無言.....那位笑容滿面的顧客也體諒沒有再追問下去。
「日本上次福島核電廠汙染之後也是傳出來有輻射牛奶喔,所以去日本也不要喝鮮奶了。」
「所以啦,貴還算好,有得喝。盡量少喝就是了。」
「反正我們家是可以喝咖啡時再加鮮奶,還算好,不是每天必需品。」
台灣跟歐美不一樣,大部分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不管是否單身,都很少很少自己在家煮咖啡。辦公室的茶水間也沒有提供現煮咖啡的咖啡機,所以很多人都很倚賴平價咖啡來開始一天.....
那現煮咖啡一定會漲翻天!有些特調咖啡和加一推鮮奶的拿鐵一定會論杯上漲。大概不會有什麼平價咖啡了?35元?25元?都會消失了
7-11、全家、85度C.....所以上班族的錢包又要癟一點了。
「不過這漲價的理由是有點牽強,要是消費者不高興那就會大幅影響銷售量了。像丹麥徵收奶油稅,是從保護國民健康的觀點要大家少吃奶油降低心血管疾病,所以讓含有奶油的食品都全部漲價,從10月1號開始,任何含飽和脂肪量超過2.3%的食物,每公斤飽和脂肪都必須繳納16丹麥克朗,大約相當台幣87塊錢,因此像是鮮奶、蛋糕、披薩等很多食品都會要多付一筆奶油稅,貴多了,真的會達到少吃的功效。但是丹麥人也都沒得說也都接受。」
「這就像買香煙的健康捐?我上次去丹麥出差,記得他們的咖啡和蛋糕好棒喔,以後再有機會去,捨不得吃囉。阿,對了,丹麥奶酥那種鐵盒的有沒有?我好愛噎。怎麼辦?吃不起了....」
老公聽了笑...太妃糖想要不要買幾盒囤積起來?哈哈哈....
「我看鮮奶漲價是全球趨勢,你看,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異常,牧草會常常欠收或是牛隻都因此死了什麼的,有一天或許真的鮮奶變成是奢侈品。」
「小老百姓都吃不起?那我現在開始要多吃一點。像咱們小時後,天呀,蛋糕?一年都可能吃不到兩片。所以我好愛蛋糕,記憶中蛋糕總是和歡樂喜慶聯結在一起。」
老公哈哈大笑....又說那太好了,好久沒有烤蛋糕和甜點了,想念廚房飄著奶油的香味。
說的是,為了保持健康遠離肥胖帶來的各種疾病,多年來都是力行地中海式飲食。烤麵包也是自然發酵的歐式麵包....
活在當下,不要為了擔心未來而影響現在的享樂心情?
可能做到嗎?